孔紹清:楊善洲書記支持發(fā)展茶葉產業(yè)

孔紹清:楊善洲書記支持發(fā)展茶葉產業(yè)

11閱讀 2021-12-15 02:31 人物

采訪對象:孔紹清

孔紹清,保山市隆陽區(qū)人,曾任汶上公社書記、瓦馬公社書記、保山地區(qū)茶樹良種廠支部書記、保山萬畝茶廠第一屆廠長。請聽他講述當年楊善洲書記如何支持發(fā)展保山茶葉產業(yè)。


1986年,楊善洲老書記把我從瓦馬調來小保山,計劃用240萬元錢建成云南省保山地區(qū)茶樹良種廠。

因為我工作認真,地委會議討論了后就叫我來搞這個廠,而我一直都在保山工作,既然是組織決定下發(fā)通知就行了,頂多再有個分管領導考核,但楊善洲書記之前不了解我,不放心,他覺得新廠領導要派把握的人擔任,這么大的資金投入才能有保險、才能夠產出效益,就親自到瓦馬找我談話,對我個人的情況和能力進行考察,又去找副書記張德林談話,了解我的工作情況。

瓦馬在西山片區(qū),那時坐車去要半天時間,很辛苦,善洲書記在那里住了一夜才回去。一個月后就正式發(fā)文調我回來了,把廠長從騰沖調來了,我任書記,廠長是茶葉專業(yè)的大學生,但是在種植業(yè)上不是很熟悉,我也是對茶葉一竅不通,于是我們克服困難,邊學邊干正式開展種植了。一開始先種了50畝,但是長勢不太好,省上來的人批評我們,說我們保山壩子種糧食很有技術的,怎么茶葉會種的這么沒技術,我們當場就表態(tài)說一定改進茶葉種植技術,結合實際,把茶葉一行一行,一片一片的規(guī)劃種植,提高我們的種植水平。后來我們把茶葉整整齊齊的種植才獲得省里面的認可。

楊善洲書記也經(jīng)常來我們廠,現(xiàn)在大涼山種的茶也是我給他的種子,他對我的工作給予了高度的贊揚,我到茶廠與老書記的交集也就是兩年,我是1987年來的,老書記是1989離開隆陽的,但是后來他經(jīng)常到我們廠看茶葉苗,要苗,當然也是按照市場價把錢轉給農業(yè)局,再轉給廠子里。

在我們廠建立以前,老書記就到西河指導我們的小茶廠種植茶葉了,隨時帶著一把鋤頭和一本毛澤東選集,還直接到農戶家中做工作,鼓勵他們種茶葉,發(fā)展經(jīng)濟。建這個茶廠的目的是我們云南的大葉茶比較好,要發(fā)展。為了我們保山的茶葉,楊善洲書記就把這個項目從省里要來,并給予了很大的支持,選址在老營的西河村與板苗村交界處,在那里建廠,發(fā)展得很好。楊善洲書記退休后經(jīng)常來我這里,我也問了老書記許多問題,都得到了解答,他看了我們的茶苗、種植技術、規(guī)模,對于茶葉的發(fā)展要求很多,也很高,非常重視茶葉的生產。

西河也有好幾個茶廠,先是建立的小茶廠,他們技術落后,產量低,都是老茶苗。我們這個良種廠建好以后就對小茶廠進行技術指導,我們種植的茶葉產量提高到畝產500斤,而以前小茶廠的畝產只有200斤左右。我們廠是自己種自己經(jīng)營售賣,其他小廠種的是他們自己賣也交給我們一部分,但是他們的茶苗是由我們提供的,我們也進行技術指導,這個交易也是自由的。后來我們廠建好以后又擴大1000多畝,這些都離不開老書記做的群眾工作,我們廠的茶葉在云南有很好的口碑。我們屬于事業(yè)單位,按照企業(yè)管理,自負盈虧,第一年政府給了錢,規(guī)劃要3年使用,當時是搞得好呢,最高產量為年產40噸,而整個保山的茶葉產量有1萬多噸。

供稿:蘇啟華 張旭 王云江

來源:隆陽發(fā)布,信息貴在分享,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

上一頁:90度水溫適合泡什么茶

下一頁:普洱茶投資分析:腦洞大開 老班章多少一片才會暢銷

相關閱讀

茶友網(wǎng)
滇ICP備19006320號-4
滇ICP備19006320號-4